欢迎致电:0755-33942792 服务时间:9:00-18:00 微信
QQ
首页 > 资讯 > 物联卡 >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86项物联网国家标准,意味着什么?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86项物联网国家标准,意味着什么?

9小时前

2025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86项物联网国家标准,涵盖基础架构、边缘计算、安全可信、行业应用等核心领域。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物联网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引领,为全球物联网技术发展注入“中国标准”动能。

一、填补技术空白,破解产业痛点

新标准直击物联网发展中的关键瓶颈。例如,GB/T 33474-2025《物联网 参考体系结构》替代了2016年旧版标准,首次明确物联网系统各层级的逻辑关系与接口规范,解决了设备互联互通中的协议碎片化问题。在边缘计算领域,GB/T 41780.2-2024《物联网 边缘计算 第2部分:数据管理要求》攻克了数据全流程管理难题,使重庆智慧物流项目中的车路协同系统响应延迟降低40%,设备数据利用率提升至65%。

二、构建安全底座,护航数字转型

安全标准体系化建设成为本次发布的重中之重。新增的《物联网安全可信管理规范》强制要求设备预置安全芯片,并建立覆盖终端、传输、平台的全链条安全架构。在工业场景中,某钢铁企业通过实施该标准,将工控系统入侵检测成功率提升至99.7%,年挽回经济损失超2亿元。同时,标准明确物联网设备射频性能测试方法,使5G RedCap模组在地下车库等弱网环境下的通信稳定性提高3倍。

三、推动国际接轨,重塑全球话语权

我国主导制定的ISO/IEC 30141:2024《物联网 参考架构》已被32个国家采纳,此次发布的86项标准中,有23项直接对接国际标准关键指标。在数字孪生领域,我国提出的“目标实体-数字实体交互映射”标准,成为ITU-T SG20组织制定全球数字孪生测试规范的基准。某跨国企业采用中国标准后,其全球物联网设备互联成本下降18%,市场响应速度提升25%。

四、催生万亿生态,赋能实体经济

标准实施将加速物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据测算,86项标准全面落地后,可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接入效率提升50%,智能工厂建设成本降低30%。在农业领域,基于新标准的环境监测系统使农产品溯源准确率达100%。预计到2026年,标准驱动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将创造4.2万亿元市场价值。

此次标准发布不仅是技术规范的升级,更是我国从“物联网大国”迈向“物联网强国”的战略转折。随着“标准+技术+产业”三位一体生态的完善,中国正以标准化为支点,撬动全球物联网格局重构。


(文章来源:http://www.wulianka.cn/news/6265.html
上一篇:共享单车“锁卡风波”:物联网卡稳定性遭疑?
下一篇:身处“物联网卡禁区”的设备该如何避免断网尴尬?

在线QQ

在线微信

售前客服一

售前客服二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0755-33942792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