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时前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加速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与医疗领域的深度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5年6月正式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4年版)》。该目录通过遴选111项创新成果,为医疗健康服务智能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形成“预防-监测-干预-康复”全周期健康管理闭环。
技术赋能医疗场景,构建智慧健康服务网络
目录涵盖健康管理类智能产品、养老监护类智能设备等七大类产品,以及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居家养老生活照料等六大类服务。其中,可穿戴健康检测设备如智能手环、动态心电记录仪等,可实时监测心率、睡眠、血氧等生理参数,并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异常数据预警;毫米波雷达、红外热像仪等智能监测设备,则通过非接触式技术实现跌倒报警、防走失等安全看护功能。这些产品与服务的落地,有效缓解了基层医疗机构人力不足的问题,提升了慢性病管理和居家养老的精细化水平。
场景化解决方案突破,推动医疗资源下沉
目录特别设立“场景化解决方案”类别,重点推广家庭养老床位、智慧助老餐厅、智慧药房等创新模式。例如,中科同昌万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家庭床位适老化养老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技术整合智能床垫、睡眠监测仪等设备,将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延伸至家庭场景,实现远程健康监测、紧急呼叫、用药提醒等功能。此类方案不仅降低了养老床位建设成本,还通过“系统+老人+服务+终端”模式,使医疗资源得以更高效地覆盖居家老年群体。
政策引导产业升级,培育银发经济新动能
目录的发布是落实《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重要举措。工信部等部门通过政策扶持、标准制定、示范推广等手段,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迭代。这一导向促使企业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加速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链的完善。
《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4年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进入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新阶段。通过技术赋能与政策引导,医疗健康服务正从“被动治疗”向“主动健康管理”转型,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