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致电:0755-33942792 服务时间:9:00-18:00 微信
QQ
首页 > 资讯 > 物联卡 > 各国法规差异,国际物联网卡是如何管理的?

各国法规差异,国际物联网卡是如何管理的?

2025-05-17 09:19

随着物联网设备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式增长,国际物联网卡作为设备跨境通信的核心载体,其管理面临多国法规差异的严峻挑战。从数据主权、安全认证到使用规范,各国立法差异导致国际物联网卡需在合规性、灵活性与成本间寻求平衡。

国际物联网卡管理的“第一道坎”

全球物联网法规呈现碎片化特征。欧盟《数据法案》要求物联网设备数据需在“公平、合理和非歧视”条件下共享,且禁止强制共享商业秘密;美国《物联网网络安全改进法案》则强制联邦机构使用的设备需满足最低安全标准,包括取消默认密码、定期软件更新等。日本要求物联网终端设备必须具备防非法登录功能,并强制更改初始ID密码。这些法规差异导致国际物联网卡需适配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合规要求。例如,某中国智能摄像头企业出口欧盟时,需根据《数据法案》提供数据访问接口,同时满足美国《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的数据删除权要求,增加了技术实现与运营成本。

技术应对:分层架构与本地化部署。

为应对法规差异,国际物联网卡管理采用“核心网络+本地化接入”的分层架构。

核心网络统一管控:通过聚合平台(如阿里云物联网无线连接服务)实现三大运营商物联网卡资源的统一管理,支持流量监控、批量停复机、定向服务等功能。

本地化接入适配法规:针对永久漫游限制(如巴西、印度禁止设备持续漫游),企业采用eSIM本地化或多重IMSI技术。

安全合规技术强化:在数据传输层面,采用TLS/SSL加密协议与同态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在跨境传输中符合各国安全标准。

生态协同:标准、认证与商业模式的创新。

标准与认证互通:全球物联网安全标签计划(如芬兰CLS、美国Cyber Trust Mark)通过统一安全标准简化跨境认证。

商业模式创新:针对小微企业豁免条款(如欧盟《数据法案》对员工少于50人、年营业额低于1000万欧元企业的豁免),物联网卡供应商推出“轻量化套餐”,降低中小企业合规成本。

风险共担机制:通过与本地运营商、安全厂商合作,分散合规风险。某车联网企业与德国电信合作,由后者负责德国市场物联网卡的本地化合规管理,包括数据存储、隐私政策适配等,降低企业海外运营风险。


(文章来源:http://www.wulianka.cn/news/6048.html
上一篇:AI技术突飞猛进,AI玩具备受年轻人追捧!
下一篇:“后来者居上”工业物联网规模年底预计达5.31万亿!

在线QQ

在线微信

售前客服一

售前客服二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0755-33942792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