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 09:15
近几年物联网卡市场比较火爆,既然有利,生意人都想分一杯羹,低门槛,高利润,吸引了不少人参与其中,整个市场变得泥沙俱下,好坏难辨。
熟悉物联网卡的朋友们知道,物联网卡是国家工信部门重点监测和打击的目标之一,原因是之前的物联网卡没有月租,价格便宜流量还高,很容易被诈骗分子拿来用于犯罪,但是随着监管力度的提升,目前运营商要求物联网卡强制实名制,这对打击电信诈骗有一点的预防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明确表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那么,有人就会有疑问为什么不从源头遏制犯罪呢?如果物联网卡被用于犯罪,售卖方有连带责任吗?
虽然物联网卡外形与手机智能卡无差异,但是两者的运营模式完全不同,手机智能卡是运营商生产售卖,三大运营商都有各自的售后,而且开通手机卡必须实名认真。但是物联网卡不同,物联网卡没有统一的售后,基本上就是默认谁售卖谁管理,所以说,市场上大大小小的代理商或者其他物联网卡的销售方基本都有自己的物联网卡管理平台。
其实运营商早就对物联网卡实名认证做了要求,实名认证的目的是对物联网卡使用情况进行把控。物联网卡管理平台不仅能管理物联网卡流量使用情况,还能监测使用设备及场景。如果说所卖的物联网卡涉嫌犯罪,那么销售方有责任吗?
咱都知道,物联网卡明确规定不面向个人用户,由三大运营商发行,仅面对企业用户进行批量销售,现阶段广泛用于共享单车、移动支付、智能城市、自动售卖机等领域。如果物联网卡售卖给个人参与犯罪,那么售卖方承担非法经营罪,需要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