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6 15:38
对物联网卡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作为蜂窝物联网终端通信必备的部件,物联网卡与终端绑定,通过插拔式、贴片式等形式,保障了各类物联网终端接入运营商网络并实现连接和设备管理。物联网卡对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然而,由于物联网卡本身的一些特点,以及此前监管方面的漏洞,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对于物联网卡正常用途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其特殊性,也使得物联网卡监管加大难度。
数据流量和定向短信功能
物联网卡虽然一般不具备语音功能,但具有数据流量和定向短信功能,其中,虽然短信功能只限定在短信网关和物联网卡之间定向发送,但此前市场上有不少辅助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物联网卡和其他手机卡之间自由收发短信,这些功能对于黑色产业链来说已经足够。借助“猫池”等工具,通过短信功能,不法分子可以群发诈骗、赌博等违法信息,加上流量功能,可以批量恶意注册各类账号,进行“养号”和“薅羊毛”、刷单等操作。
获取便利可批量购买
短信和数据流量功能只是提供了必要条件,要形成物联网卡的充要条件,还需要物联网卡可以快速、批量获取。对于手机卡来说,目前手机卡的实名制深入推行,加上每一身份证能够绑定的手机卡数量有限,增加了不法分子批量获取手机卡的成本和难度。然而,物联网卡获取相对手机卡更为便利,由于物联网卡是由企业为主体进行申请,企业可以进行批量申请,每一张卡的使用场景、具体用途无法进行实质性审核,一旦一批物联网卡经过多重转卖,其后续监管更不容易。这一特征,导致物联网卡受到黑产的青睐。
相关法律还不健全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卡被非法使用,也暴露出相关法律法规适用的困难。此前,我国未出台物联网卡的安全管理法律,对一些主体管理不力难界定为“违法”,例如,一些企业明知违反“物联网行业卡不得开通点对点短信业务”却依然违规开通;又如,虚拟运营商未严格落实行业卡实名登记制度的行为,司法实践中尚未对此行为单独纳入法律规制范畴。
物联网卡在国内的发展虽说才短短十几年,但其发展速度却是难以想象的,滞后的监管经验和监管法规,让物联网卡市场乱象频现,但是这只是新事物出现的必然经过,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相信未来的物联网卡市场会更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