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4 08:44
物联网发展非常迅猛,在国家“十二五”、地方各级政府的“十二五”规划中,均能看到物联网的踪影,如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除此之外,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人员可视化管理。为校园人员配备管理卡(可以与借书卡、饭卡、浴卡等功能合并,形成一卡通,该卡可以远距离读取),通过各门禁系统和遍布校园的感应点,可以实现对所属人员24小时不间断、全校园不留死角、全自动实时感知与定位。学院安保单位、各系辅导员、班主任可以通过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实时了解到所属人员在位情况。借助此卡,还可以实现对学生、职工的日常管理、电子签到、定位等,对学生、职工的在位、外出情况进行有效管控、实现电子点名、智能查岗等可视化管理。
(2)智能化保密措施。为重要资料、机密文件、办公电脑及其他需要保密的设备贴上二维码或嵌入射频卡,可以实时感知其所在位置,防止带出时管理失控而导致泄密,确保重要文件、资料、设备等的保密安全管理。
(3)智慧图书馆。为馆藏图书安装被动式射频标签,取代原来的条形码,通过使用书架感应器或手持智能终端,可以实现对图书资料所在的书架进行快速定位,方便借阅和管理。
(4)车辆精细化管理。通过为校园的车辆、重点装备设备等安装电子标签、嵌入传感器、卫星定位装置等,实现对交通工具、各种装备设备进行准确定位和实时跟踪,并通过嵌入的各类智能传感器,监控其工作状态、完好情况等,从而实现对其精细化管理。
(5)智能化后勤保障。为仓库、物资安装包含其型号、种类、数量等状态信息的电子标签,使得后勤物资的发放更加智能和快捷;为草皮配备温度、湿度传感器,使得灌溉更加合理;为路灯安装光学传感器使其更节能。
(6)电子岗哨。为财务、油库及校园的其他重点区域安装智能传感器,实现对其24小时不间断地安全检测,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可由感应点自动调整摄像头的方向进行视频监控,并向值班人员发出通知或巡视提醒,以便及时处理。
(7)智能安保。通过遍布校园重要区域的摄像头和感应点,能够自动对在校园中活动的人员进行身份区分,并对进入重要区域的可疑人员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校园安全。
简而言之,物联网技术使得校园对象感知能力极大加强,感知的速度、精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是其他技术所不能代替的。